
中華汾酒,源遠流長。早在5000多年前,杏花村就有了釀酒的習俗。南北朝時期,汾酒作為宮廷御酒受到北齊武成帝的推崇,由此開始了其長達1500年的輝煌酒史。從隋至元,汾酒因其干和入甕的獨特釀造技術被稱為 “干和酒”。1915年,高粱汾酒成為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甲等大獎章的中國白酒品牌。解放后,汾酒在歷次評比中蟬聯全國名酒稱號,彰顯出汾酒獨特的魅力。
明清兩代掌握了中國白酒釀造技藝的杏花村酒工以開放的心態,將汾酒釀造技藝傳播到全國,并且因地制宜,把汾酒生產的一般規律與當地的水土、環境相結合,創造出了不同工藝特色的各種白酒,奠定了當今中國白酒產業的基本格局,中國現存名酒也多依汾酒制法而興。
古時釀酒以“清”為旨,早在南北朝時期汾酒就被定名為“汾清”,足見其釀“清”的程度與水平。汾酒酒液清澈透明,清香雅韻,素以入口綿、落口甜、飲后余香、回味悠長而著稱,其色、香、味被譽為酒中“三絕”,是我國清香型白酒的杰出典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