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鄆城縣水堡——《水滸傳》中宋江的老家,曾發現一北宋年間的銅體酒壇,現陳列于鄆城縣文化館。壇體上方周圍刻有“羅列三千館,香占第 一家。隔壁千家醉,開壇十里香。”的絕妙佳句。看來北宋年間的釀酒業已爐火純青,量具規模,質為上品。《水滸傳》中120回,回回離不開酒,恰遇酒時,就出現了膾炙人口的故事。林沖飲酒雪夜去草料場、武松飲酒景陽岡打虎、武松帶酒至快活林,醉打蔣門神……
1949年2月,由孫文杰等私人集資組建私營鄆城縣酒廠,廠址設在現鄆城縣武裝部駐地,全廠8人,手工操作,土法生產,兩口甑鍋,6個發酵池,三盤石磨,一輛馬車。主要以高粱、小麥為原料生產大曲白酒,1949年7月,由私營轉為全民所有制企業。實行專釀專賣,1951年又增加了一口甑鍋,原料由鄆城縣糧食公司供應。1954年合并歸屬菏澤地區酒廠。1958年9月,鄆城縣政府把分散在縣城周圍的酒作坊集中起來,與鄆城縣酒廠一起在鄆城縣縣城東部古老的宋金河畔建成一座酒廠,取名鄆城縣酒廠,生產“水滸”牌金河白酒。2006年9月改制為山東鄆城水滸釀酒有限公司。2012年7月公司變更為山東水滸酒業有限公司。1965年9月,經國家商標局核準注冊了“水滸”商標。具有800年歷史的水滸酒,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發揚光大,更新技藝,以高科技手段、現代化的生產設備、質量監測、計量測試設備,采用優質五糧為主要原料,按照五糧生產工藝,經過泥池發酵、緩慢蒸餾、長期貯存、科學勾兌而成,具有“窖香濃郁、酒體協調、綿柔回甜、余味悠長”等特點,深受國內釀酒專家和品酒大師的贊譽。又在傳統釀酒基礎上,挖掘潛力,改進創新,采用獨特的生產工藝與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相結合,強化美拉德的反應條件,完善了芝麻香生產工藝,使酒體更加完美,芝麻香風格更加突出。芝麻香型水滸108酒酒體豐滿,優雅細膩、醇和協調、回味悠長、空杯留香經久不息,有濃烈的焙炒芝麻的復合香氣,飲后令人愉快舒適、心曠神怡,得到專家的一致好評。填補了國內空白,對魯酒,甚至中國酒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,使水滸酒文化繼續傳承。“水滸”商標自1987年至今連續榮獲“山東省著 名商標”稱號。水滸酒之所以如此的輝煌,除現實的人為因素外,更重要的是繼承領悟并發揚了傳統釀酒的文化精髓。
山東鄆城水滸釀酒有限公司,受水滸文化和中國幾千年酒文化的熏陶和影響,加上現代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,經過幾代水滸人的不懈努力,水滸釀酒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。她既有歷史的豐韻,又富含現代文化的生氣。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,水滸釀酒更是在廠領導一班人的帶領下,全廠職工勵精圖治,勇于改革,自我加壓,團結奮進,以驚人的發展速度和驕人的業績創造著一個燦爛的明天。
目前水滸酒已發展系列產品,水滸108系列、水滸傳系列、水滸英雄系列、水滸好漢系列、水滸108將頭把交椅系列一應俱全,市場產品琳瑯滿目,產品供不應求,暢銷全國各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