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早在清乾隆年間,濱海八灘成陸之初,東臨大海,北靠黃河;荒地廣袤,先民稀少。后來內地移民紛沓而至插草為標、指手為界,相安居住,或墾荒,或燒鹽,或捕魚,或狩獵,生活寧靜而安逸。“允大糟坊”就誕生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。早在清朝道光年間(1835年),有一冷氏人家從鎮江移居八灘,隨身帶來鎮江釀酒秘方。在此冷氏發現這里有口神奇的古井,水源豐沛,既不溢出,也不下降,清澈甘甜,冷氏靈機一動,建起了釀造白酒的“八灘糟坊”,用神泉之水和自家的糧食配以從鎮江帶來的秘方釀酒,釀出來的酒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。
道光25年,河道總督張錦到八灘巡察時路過酒坊,品嘗了冷氏自釀的白酒,連連夸贊,稱其窖香濃郁、味醇甜厚,綿長凈爽。總督了解到冷氏一家為人厚道、誠實守信、助人為樂,即興吟詩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”,特賜“允大糟坊”之坊名。
允大糟坊以高粱為主要原料生產的白酒在當時叫作“二火泡子酒”。到上世紀初尤以“允大糟坊”酒坊出名。因當時生產設備簡陋,勾兌時需用十端子酒添五端子水,故而又稱酒為“允大五添漿”。
當時的八灘,交通便利、物產豐富,自古商賈云集、富庶一方,與東坎一起被譽為“金東坎、銀八灘”。到了抗日戰爭期間,“允大糟坊”更是遭到了“挫折”。因抗戰的需要,“允大糟坊”酒坊令人遺憾,被迫拆除。
公司于2001年注冊成立玉醍醇酒業有限公司,并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“允大糟坊”商標;2017年在原基礎上又成立江蘇允大酒業集團,同年“允大糟坊”被鹽城市政府認定為“鹽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”。2019年2月法人代表王為國先生被濱海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認定為:濱海縣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“允大糟坊白酒制作技藝”傳承人。
公司為了追溯百年前允大糟坊古法釀造酒文化,興建古井、涼亭、允大糟坊門樓、古建筑車間,興允大糟坊之業。公司生產的白酒完全采用允大糟坊老傳統工藝生產流程,以紅高粱、糯米、大麥、小麥、豌豆為主要原料,用玉醍神泉水經過軟水處理后投入釀酒生產使用,因此酒品具有窖香濃郁、味醇甜厚,口感豐滿、綿長、凈爽的獨特風格。
2016年5月,八灘鎮獲批國家發改委“全國旅游特色發展小城市”項目,酒香小鎮將再次香飄四海,名揚于世。允大糟坊必將繼續發展壯大,并迎來史上的再一次輝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