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宋代,泉州民間已有釀酒業(yè),據(jù)清道光,《晉江縣志》記載:“晉江常飲十佳醇酒,即宋之醇酬及今老醞。”在清道光年間公元1820年,永春縣城五里街有一個小鄉(xiāng)村叫郭厝,村里有位郭先生,開了一個中藥鋪名叫回春堂,給百姓移輪接骨推風治傷賣青草藥,此人就是永春白鶴拳創(chuàng)始人名叫郭信春。郭氏后因救以為病危者——鳳陽公(相傳朝廷大內(nèi)侍衛(wèi))。鳳陽公為報答郭氏救命之恩,將秘制藥酒秘方送給郭氏并取名“春生堂”。春生堂一經(jīng)問世,深受廣大百姓的歡迎。
清代,郭氏春生堂秘制酒成為閩南地區(qū)的藥酒。泉州話有一句俗語:“拳頭燒酒曲”,拳是少林拳,曲是南音,酒就是春生堂藥酒。泉州人唱曲練拳喝春生堂秘制酒,其樂融融,成為當時閩南泉州民間強身健體的休閑文化。
1940年春生堂益壽酒和春生堂秘制酒、傷風補酒在福建省工商品展覽會展出后,春生堂品牌系列打開了銷路。產(chǎn)品在沿海地區(qū)十分盛行。沿海地區(qū)屬海洋性氣候潮氣、濕氣影響身體健康,容易引起風濕病。春生堂具有防風濕、祛風濕、舒筋活絡(luò)、增強免疫力、滋養(yǎng)健身有明顯效果,深受消費者青睞。當時泉州港成為東方良港,春生堂銷往東南亞一帶。泉州閩南僑鄉(xiāng),許多老華僑回...
查看詳細